App在作用巨大流量的同時,卻難以找到合適的大規模變現方式。而這變現的難點源于兩點:一是用完即走,黏性差;二是工具類產品效應突出,建立流量難度極大。如果想要有更大的發展就需要這樣一條鐵律:在守住工具本分的同時,還需不斷探索新的邊界,為用戶創造更大價值,以下三點意見可做參考:
1、增加社區功能,提升用戶黏性
純粹的產品模式很難盈利,必須疊加社區屬性,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在工具之外增加或者加內容,對于后起的app來說,如何像QQ、微信、微博這樣的超級平臺一樣,不斷強化社交屬性、增加用戶粘性成為破題的關鍵。
2、適當增加電商功能,挖掘用戶的長尾需求
絕大部分大流量的工具類app產品基本上都采取了免費模式,并以此捍衛市場老大地位,既滿足了用戶的長尾需求,又增加了產品的平臺功能。但并非所有工具類產品都具有開發長尾需求的能力,往往需要具備一定的用戶基礎:用戶規模過億、用戶大都年輕、時尚,對于個性化消費有著強烈需求。
3、線上與線下共同發力,培育新消費場景
廣告是最常見的服務,但也極易為用戶所排斥,甚至導致用戶流失。更為聰明的做法是,創造一個全新的廣告消費場景,將線上線下打通,提升工具類app產品的電商價值。過去買家秀和賣家秀之間存在巨大落差,服飾、美妝等時尚品牌在發展了一段時間的線上營銷之后,很多又回歸到以線下體驗式消費為主。但是,這種線下消費的弊端也顯而易見:營銷成本高、擴張速度慢,很難享受電商發展的紅利。如何打造更契合的場景,抹平虛擬和現實之間的效果落差,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。
從某種程度上講,對于具有大流量的工具類APP來說,能否變現本身不是一個問題,真正的問題是如何最大化變現。工具類APP的商業化,核心是通過嘗試新的推廣渠道進一步擴大用戶群,使用最前沿技術疊加新功能不斷迭代工具價值,發展社區增加用戶停留時間。